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感于北京圆明园学院开设"四书"课程(2002年)
  • 2014-03-12 17:30:13
  • 人在青年的时候尤其需要安静地思考,就像一张白纸还没有作画时,尤其需要精心的酝酿。为了成为一个丰富的人,我们需要用智慧在拥挤的内心中打扫出一个房间,以安顿爱好思考和飞翔的情绪。


      堪称经典的《四书》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其弟子所辑的"接闻于夫子之语"的思想汇编,后来成为儒家的最高经典。《论语》篇幅不长,仅一万二千字,二十篇,但是内容宏大、言简意赅。它所包含的思想,长久以来,潜移默化,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它的影响和制约。


      《论语》讲"为政以德"(《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这种关于道德与政治的关系的思考,成为儒家强调德化教育的根据,是儒家思想的一大特色,后来扩展成为整个儒家文化圈内东方文化型的特色。


      《论语》讲仁讲礼,"克己复礼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讲仁引出忠恕,推己及人;讲礼引出名教,强调建立等级制度,正己正人。


      政治与道德的相互影响,仁与礼的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保障社会秩序安定统一的系统。这个系统,明显具有着东方文化的特征,也是《论语》的生命力所在。


      《论语》很早就已经传播到越南、朝鲜、日本及受其影响的地区,所谓儒家文化圈,便是这种传播影响的产物。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的思想更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扩展开来。在若干地区,《论语》的某些内容甚至成了经济活动的道德规范,有一个时期在日本经济界,"《论语》+算盘"被看作是通向发达的一种特有的智慧。

     
      《孟子》与《论语》体裁相似,但风格大不相同。《孟子》虽然也有记录片断言语的短章,但更多的是长篇大论。它笔力犀利,气势恢弘,说理雄辩,文采飞扬,反映了诸子散文在当时的突出成就。它不但是研究孟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资料,同时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孟子》的主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民贵君轻"。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又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他的这些话自然是针对当时强取豪夺、民生艰难的社会状况而言,其目的是为了劝告当政者要重视人民的意志。他甚至认定,残暴的君王是"独夫",老百姓应该起来推翻他的统治。从中可以看出孟子的民本思想,与后世一些士大夫所奉行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相比,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孟子又是一位"性善论"者,他认为不论是君王还是民众,圣人还是小人,在他们的天性中都存在着四种"善端",即"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并且由此又可以发展"仁义礼智"四德。每一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善端"进行人格上的自我完善,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


    孟子同时也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他还教育人们要清心寡欲,注意存心养性;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最终的目标是培养"浩然之气",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封建社会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处于很高的地位。实际上,它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显著,最终达到极盛的过程。在"独尊儒术"的汉代,人们还是把主要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儒学的开创者孔子。唐天宝二年(762年),礼部侍郎杨绾上疏请求将"《论语》、《孝经》、《孟子》兼为一经";此后韩愈推波助澜,扬孟抑荀,孟子作为封建时代真正的道统承担者的地位才逐渐突出。到了宋代,朱熹把《孟子》和《论语》以及《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合编为"四书",并穷毕生之力作《四书集注》,使之成为官方钦定的经典。此后,孟子便成了仅次于孔子的儒家精神偶像。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朱熹把它从《礼记》中分离出来,重加编排、补写,并详加注释解说,定名为《大学章句》。《大学》之称为大学,按照朱熹的解释,即"大人之学也",也就是士大夫应学的学问。它的基本内容是讲修身治人之术,即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它明确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纲领"即"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前四目是"内圣"之学,讲自身修养;后二目是"外王"之学,讲治世之学;修身一目介乎其中,是前四目的归宿,后二目的起点。《大学》认为,格物致知,是修身即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大学》于"治国"、"平天下",并没有提出令人瞩目的纲领。但是,它为封建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治统治的原则,它要求统治阶级以身作则,遵循合矩之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好民之所好,恶民之所恶,尊重老人、抚恤孤寡,注重物质发展又不与民争利,把剥削限定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反映了某些民本主义的思想。


      《大学》所提倡的那种好学向上、严于律己的精神,那种树立自觉理想、高尚目标的追求,那种循序渐进的治学方法、修养方法,对后学者极具启发作用。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朱熹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详为注释,使之独立成书。自宋以来,该书广为流传,影响极大。


      朱熹对"中庸"的解释是:"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又引用二程的话:"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它围绕 "古圣继天立极"的道统核心,要求人们"胜夫人欲之私","守其本心之正",一生执着于此,从不间断,人心才能听命于道心,从而使危者安,微者著,动静无过无不及,最终达于中庸之境。


      《中庸》的价值取向,对儒家的心性学说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它对中国乃至东方社会的心态,起过消极的、压抑的作用,也起过刺激的、积极的作用。时至今日,当我们剥离它的形式,细考它的内容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各种诱惑,选择人生方向的时候,当我们面对经济大潮的冲击来确立自身的位置的时候,却不能不承认它的深沉的启迪作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能够真正滋养东方青年的心灵的,也只有古老东方的文明。当今的教育强调"学以致用","用"的确重要,在实力至上的国际环境中,发展经济、重视效益具有生存上的意义。可是,我们之所以骄傲地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并不仅仅因为我们的黑头发、黄皮肤,也不仅仅因为我们站在中国的版图上,更为深切的原因是我们的骨子里浸染了华夏的文明。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她,探究她,同时也使她更加丰富。

      北京圆明园学院的老师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传授同学们科学技能的同时,不忘深厚同学们的学养。学院决定把"四书"作为介绍传统思想文化的开端,通过引导同学们和圣贤对话,使同学自发地去体悟"忠孝、仁义"的合理内涵。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既"知书"、又 "达理"的优秀人材从这所学校毕业,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