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院长在网络媒体扶贫助学倡议启动仪式上讲话(2006年)
  • 2014-01-14 08:41:58
  •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在各级领导、各有关团体的支持下,网络媒体扶贫助学倡议启动仪式在此正式举行,我感到由衷地高兴。今天有机会结识各位领导、各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和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各位院士、专家、教授,我感到十分荣幸!

      作为承办单位的负责人,我要特别感谢中国互联网络协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青在线、中国新闻网、千龙网、东方网、北方网、南方网、湖南在线等同仁为支持这一公益事业所作出的努力!
      
      我是北京网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和北京圆明园学院校董会的董事长。现将我所办的学校和公司略作介绍。同时,谈谈这些年来扶贫助学的一点感受和一点想法。所说正确与否,请大家斧正。

      北京圆明园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一大批专家、教授支持下创办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民办大学,是北京市教育教学综合评估合格学校。

      要办好民办大学,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经济作后盾,将只会是一个梦想,更谈不上去捐资助学了。因此,我们整合首都优质资源,于2004年10月成立了北京网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网信)。网信成立后,将扶贫助学作为首要任务,并得到了有关领导、社会各界以及在座各位的大力支持。目前,网信的各项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

      我热心于扶贫助学这一公益事业,绝非一时之冲动。我本是一介书生。十几年前为求学,孤身一人从江西来到北京,深感上学读书之艰难。于是,下决心要为贫困子弟的读书、求学做一点好事、实事。

      为了实现自己投身教育的理想,我于1988年挣到第一笔钱时,就为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捐款;从1992年起,出资成立了北京义务讲师团,组织北京名师赴老区、贫困地区讲学。为了搭建从教、支教的更大舞台,我于1994年创办了北京圆明园学院,提出了“千秋国本,十万人才”的宏大目标。因此,扶贫助学就成了我十几年来努力不辍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我们离既定目标尚有很大差距,但我们尽力了。从我们开始资助贫困的优秀学生至今,数千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受到了资助,总金额已达700多万元。虽然我们经费也十分紧张,但扶贫助学却不会因此而有所懈怠。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财力也有限,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是不能在经济上用统一尺度去衡量的。但“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等却是对每一个公民的要求,这种荣辱观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我愿以自己的努力,在办好教育,在帮助穷孩子读书、求学上竭尽全力,去做好事、实事,以体现我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这一人生价值。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全部缘由。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个体会我们是十分深刻的。

       我既是公司的创办人,也是学院的举办者。无论是办学校还是办公司,我都是为了扶贫助学,培养人才。

      中国的民办学校捐资办学者凤毛麟角,投资办学者也不多,多数是以教养教,属于滚动发展的模式。民办学校有限的资金首先要用于教学之需,如有一定盈余,才能考虑自身的发展。一所学校如能正常运转,已属不易。因为民办学校从总体上说属于弱势群体,举办者普遍的想法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资助。如果要求他们去支援别人,确实很难。所以,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中,不管他如何表白,要真正做到不以营利为目的是十分困难的,也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我们十几年来坚持“扶贫助教、济困助学”的义举,似乎有违常理,有悖现实,往往不被一些同志理解。总是去不掉“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炒作、作秀还是沽名吊誉”?这些“问号”常常笼罩在我们的周围。例如,在我们抓住机遇,努力争取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实力时,感受不到政策上的支持,反而觉得比通常情况下还要难办,一时难以想通。但这仅是短暂的、一瞬间的情绪。

      社会上也常常有这样一些现象,如某些同志所说的“坏事不能做,好事也难做”。为什么有能力做好事的不愿意做(据国家发改委官员透露,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了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也就是说中国有99%的企业从未参与过捐赠)。为什么想做好事的人又很难做呢?有关人士通过深入调研,企业家不愿捐款确实有难言之隐,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归结为“八怕”。一怕摊派;二怕安全;三怕被嘲笑;四怕政策;五怕不透明;六怕资金短缺;七怕承担责任;八怕捐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上述说到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需要我们从社会环境、政策制度上去寻找原因,去发现社会和制度中的某些缺失,寻求并呼吁建立完善的政策与制度。

      古为今用是我们研究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我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想起来了《韩非子》中一个典故。以古鉴今,对我们解开上述疑窦颇有启示。

      这个典故就是“越王勾践,试练人民”。其大意是,越王向大夫文种问道:“我想要征伐吴国,你看可以吗?”文种回答说:“可以。我们赏赐重而讲信用,刑罚严厉而果断,因此伐吴必然可行,您要是想了解情况,何不焚烧宫室?到时便会知道是什么样的结果。”越王勾践说:“好。”于是勾践亲自放火烧宫室,但是没有人去救火。勾践立即下令说:“人民去救火的要是死了,比照杀敌战死同样的赏赐;救火而不死的,比照战胜敌人同样的赏赐;不去救火的,比照战败降敌同样的罪罚。”百姓听到此命令后,立即用防火伤药物涂抹身体,并穿沾湿的衣服,奔赴火场前来救火的百姓,左边有三千人,右边也有三千人。

      这个典故说明,除了在理论上分清是非、善恶、荣辱之外;除了提倡行善积德、进行一般号召之外,还必须有完善配套的政策制度环境,使行善者得到政策支持,使对此漠不关心者受到舆论的谴责,使借此损人利己者受到必要的惩罚。唯有如此,我们的扶贫助学活动才能如燎原之火,燃遍东西南北中,照亮960万平方公里上的每一个角落。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既弘扬了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赋予了时代的内涵,升华为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虽然我们过去在“扶贫助学”上做了些好事,又往往不被人所理解,但我们绝无后悔之意。“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杨 波
                                      2006年8月20日